伯曼猫来源简介
伯曼猫是食肉目猫科猫属哺乳动物,又称缅甸圣猫。头部较宽,呈圆形;鼻梁高;下巴饱满结实;眼睛大且圆,眼间距较宽;耳中等长度,耳端稍浑圆,耳间距宽;身体稍长;四肢中等长度,较粗;爪子大而圆;尾长中等;全身被毛长而厚密,脸部周围被毛稍短,腹部被毛略呈波纹状,尾毛蓬松浓密。爪白色,眼睛颜色仅蓝色一种,毛色有黑色、巧克力色、红色、蓝色、奶油色等多种颜色。伯曼猫原产于缅甸。喜欢在地上活动,不热衷于攀爬和跳跃,喜爱玩耍,天气晴朗时也喜欢到庭院或花园里散步。爱干净。性格沉稳安静、温柔。感情丰富,爱撒娇,会黏在主人身旁,比较害怕主人以外的人。伯曼猫是缅甸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猫,据说起源甚至比释迦牟尼的诞生还早。1919年,被法国人带往欧洲繁殖下来,于1925年在法国被认证后,传到世界各地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法国的伯曼猫遭遇灭绝危机;1955年以后,通过从外国进口的方式再次对进行繁殖。1967年,获得国际爱猫联合会(CFA)的认定。
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,可能对您也有帮助:
伯曼猫的历史起源
伯曼猫相传是源出于缅甸,传说伯曼猫颜色的来源是这样的:在LaoTsum庙宇的守
护神是一只金黄眼睛的白色长毛猫,而庙宇的尊贵女神Tsun-Kyan-Kse的眼睛则是深蓝色。庙宇的主持与一只猫猫Sinh为伴,在一次遇袭中去世,而在主持去世的时候,爱猫Sinh踏在主持的身上并面向尊贵女神,在这时候,神迹显现使白猫的毛盖上一层金色,眼睛变成蓝色,面,脚及尾巴都变成泥土颜色,但踏在主人身上的四只脚却保持原有白色。Sinh过了七日后便死去,把主持的灵魂带到极乐世界。
在现代历史中记载,一对伯曼猫首次于1919年从缅甸运到法国,在运送途中,雄猫死去,只剩下母猫及其腹中小猫,自始伯曼猫在欧洲不继发展,于1925年在法国被确认。但在二次大战期间,全欧洲的伯曼猫只剩余两只,为了挽救这个濒危的品种,繁殖家唯有以异种交配方法,重新建立这个品种。自始以后,一般伯曼猫的注册必须最少有五代的纯种血统。
伯曼猫于1966年被英国确认,而CFA则于1967年承认这个品种。
一只理想的伯曼猫应是中大型、强壮、拥有长而幼细的披毛,但不及波斯猫般丰厚。毛色方面则应该是浅色,像盖上一层金。重点色在面、脚和尾巴,四爪的白手套标记则是伯曼猫的独特之处。眼睛应该是圆而大,呈蓝色。
伯曼猫温文尔雅,非常友善,叫声悦耳。温顺友好,渴求主人的宠爱,喜欢与主人玩耍,对其他猫也十分友好。它们一旦在新的环境中感到安全,便会流露其甜美及善良的性格。它们喜欢在地上
活动,但并不热衷于跳跃及攀爬,亦喜爱玩耍,但从不对其饲主有所要求。爱干净,在舒适的家中生活很愉快,天气晴朗时也喜欢到庭院或花园里散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