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科动物石虎简介
关于猫科动物石虎简介,了解到石虎的体型只比家猫稍大一点,在猫科动物中算是比较瘦小的一类,成年石虎的体长是在40公分~60公分之间,体重会达到4.5公斤~6.8公斤。
相比于家猫胖胖的脑袋,慵懒的步伐,石虎则显得精神很多。它的脸型尖长,眼睛圆亮,爪子锋利,是一个天生的捕食王者。相较于北方,在南方缺少大型食肉动物的情况下,它也成了南方的猛兽。
但是,南北方的石虎毛色差异巨大,南方多以黄褐色为主,北方多以灰褐色为主。这些毛色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而产生的变化,当它们捕猎的时候,更容易伪装,不易被猎物发现。石虎的尾巴也比家猫要长一些,四肢也比家猫纤长,这样都比较利于它野外捕食。
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,可能对您也有帮助:
石虎(俗名山猫)是珍惜动物吗
【名称】:山猫
【拉丁文】学名: Felis lynx
【英文名】:Lynx
【中文学名】:猞猁
【中文别名】:林犭曳、猞猁狲、羊猞猁、马猞猁。
【分 类】: 哺乳纲、食肉目、猫科、猞猁属
【体长】: 90-130厘米
【肩 高】:100厘米左右
【体 重】:18-32千克
【形 态】:
中型猛兽,外形似猫,但比猫大得多,四肢较长,尾极短,耳尖上有明显的丛毛。脸面酷似猫,身体粗壮,四肢粗长、矫健,尾极短粗,尾尖呈钝圆,耳尖丛状毛显著,两颊有下垂的长毛,腹毛也很长。毛色变异较大,有乳灰、棕褐、土黄褐、灰草黄褐及浅灰褐等多种色型,但有些部位的色调是比较恒定的,如外耳缘黑色或黑褐色,内耳缘乳灰色,耳尖丛毛纯黑色,其中夹杂几根白色毛,上唇暗褐色或黑色,下唇污白色至暗褐色,颌两侧各有一块褐黑色斑,尾端一般纯黑色或褐色,四肢前面、外侧均具斑纹,胸、腹、鼠鼷为一致的污白色或乳白色。
【特殊性】:
山猫的后肢比前肢长,双耳上各有一簇黑色耸立长毛,用以提高听觉。而且尾巴极端,这一点不同于猫科动物的基本特征。
【毛 色】:
背部呈红棕色,中部毛色深;腹部淡呈黄白色;眼周毛色发白,两颊具有2-3列明显的棕黑色纵纹。全身散有褐色斑点。具体颜色因地理种群差异而异。
【寿 命】: 12-25年
【保护级别】: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
【地理种群差异】:
根据地理种群不同分为欧亚猞猁、加拿大猞猁。
https://gss0.baidu.com/70cFfyinKgQFm2e88IuM_a/ke/abpic/item/d5462bfa6d20389a9f514625.jpg图片
福建石虎猫吃的效果
不能吃。
石虎是猫科,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石虎别名豹猫、铜钱猫,其是产于亚洲的猫科动物,许多台湾的地方民众则习称为石虎。
豹猫的体型与家猫大致相仿,但各亚种的差别比较大,例如印度尼西亚的亚种平均体长45厘米,尾长20厘米,而西伯利亚的亚种体长则达到60厘米,尾长40厘米。
豹猫是什么动物?
豹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豹猫别名铜钱猫、石虎等,为亚洲猫科动物,成年豹猫体型相对于云豹等较小,是食肉类动物,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也属国家“三有”野生保护动物。
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(IUCN)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.1——无危(LC);列入《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》等级:易危;列入《华盛顿公约》CITESⅡ级保护动物。
豹猫的概述
猫科动物属于哺乳纲食肉目,分为2个亚科:猫亚科和豹亚科。猫亚科主要为小型猫科动物(体重5千克以下),共有7属18种,猫科动物种类多样、分布广泛、栖息地类型多样,除南极洲和北极洲以外均有分布,大部分在森林中生存。
猫科动物位于食物链的顶端、摄食广泛,对生态环境适应能力强,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,例如通过捕食控制猎物数量,进而在生态系统中产生级联效应。大型猫科动物具有较强的扩散能力,可将粘附在身上的植物种子传播到较远区域。
福建石虎猫有白色吗
没有。
福建石虎猫没有白色,从外形观察,石虎的毛色多呈现黄褐色,脸上有一条白纹从眼角延伸到鼻头,身上黄褐色与白色条纹相间,呈现豹纹色。
石虎又称豹猫,俗称山猫、钱猫,是产于亚洲的猫科动物,通常以啮齿类、鸟类、鱼类、爬行类及小型哺乳动物为食。除了交配季节外,它们一般为独处。